close
「姓氏」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,但在秦漢以前,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。姓源於母系社會,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。中國最早的姓,大都從「女」旁,如:姜,姚,姒,媯,嬴等,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。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,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,這只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。
(以上節錄自http://www.greatchinese.com/surname/surname.htm)

談到中華文化百家姓的起源,每個姓氏都有它獨特的源頭。

例如:姓田的,最早可能是住在田邊;姓林的住在森林旁邊。

有些姓氏還是由動物來的ex:馬,還有賜姓的ex:朱,貴族封地的ex:姜…

至於名字的來源,可能從最早的張三李四,代表是家中的排行。

後來演變成含有期望或是祝福意思。

(疑?現在是轉到說文解字的節目嗎?)

當然不是。

有些事情不講的話,常常悶在心裡,越悶溫度越高、壓力越升高,結果變成不穩定的炸彈。

直到上週五忍不住又爆炸了。(又,代表我曾經為了同件事情抓狂過。)

其實名字,講穿了就是人在這世上的稱號,姓啥名啥,豁達的來說並不重要。

芭樂不會因為你改叫它西瓜,就會變成西瓜。

乞丐也不會因為改名字叫郭台銘,就會搖身一變成為台灣首富。

所以,認真講,名字不那麼重要。

但是那是豁達的觀念,能做到這豁達地步的人,不出家難矣。

我,平凡不過的凡夫俗子。

我的姓,是我的祖宗給的。

我的名字,是我爺爺取的。

所以,為什麼有些雞拔人,老要拿別人的的姓名開玩笑呢?

操,姓賴的,就一定賴皮;姓游的就一定會游泳;姓賈的,什麼都是假的嗎?

老子我姓王,你他媽就一定要在那邊滿口王八王八的叫嗎?

我還幽了一默說還好我是老大,不是排行第八的。

已經給了十足的台階,這白目還說,還不是一樣王八。

當下我就爆炸了,狠狠的把她飆了一頓。(能這樣被我飆的女人,幾稀矣!)

雖然我現在想想,自己也太"號呆"了點,幹嘛因為這點小事怒髮衝冠。
 

回想國小的時候,我們的確會拿人家的名字來開玩笑。(攤手)

稍微長大了點,國中的時候,也只有張區區才會這樣搞,還一直叫我蝗蟲。(這傢伙也是百勸不聽,可惜我們不幸成為好朋友,我也只能習慣了。)

現在這個年紀,只有介紹自己名字的時候,會幽默一下自己。

拿其他人姓氏名字做文章,就很不適當。

假設介紹自己的名字,例如:馬奇靈,自己可以講馬屁的馬,奇怪的奇,靈異的靈。(感謝670提供我這靈感。)

這樣講,是幽自己的默,也顯現自己的豁達。

如果用這種方式介紹別人,就使用了不當連結,破壞了其它人對他的第一印象跟好感。

換個字眼使用:一馬當先的馬,奇節瑰行的奇,靈思泉湧的靈。

雖然聽起來很噁心,明顯有產品包裝跟內容很不符合的感覺,但是這是必要的。

因為你永遠不曉得別人的名字對他是否有特別的意義。

就像我的名字是我阿公取的,現在他老人家已經登天好幾年了,我能紀念他的,可能就剩下這兩個字而已。(還是有不少白目喜歡拿來取諧音,改天請我阿公去拜訪這些人好了。XD)

有時候或許用誇張、聯想的方式去介紹別人比較有趣,但是也要立於尊重的立場才是。

講到這邊,也提一下另一款做賤別人的方式,用不雅的稱號叫人家,或是用些聽起來不舒服的字眼去稱呼人家。

例如,有人老是一直叫別人賤貨、雜碎、陽痿、早洩、外勞、小孬孬之類的,每次見面就叫不停,大庭廣眾之下還大聲嚷嚷,擺明在踐踏他人的自尊,貶抵人格。

而且用這些字詞跟公然侮辱沒啥兩樣,也看得出講這句話的人水準在哪。

人必自重而人重之。

如果人家不願自重,我也沒啥好顧忌的。

好脾氣絕對不是這時候展現的。

罵幾句「進你娘」,剛好而已。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俺老師說,人之間的相處沒撇步,互相尊重而已。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lbertfred 的頭像
albertfred

艾-敲-鍵-盤-的-人

albertf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